北京電線電纜廠客觀地說,電線電纜行業在近年來比較活躍,活躍的主要原因是電線電纜行業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,比如行業媒體的數量增加了,行業的銷售方式等也發生變化了,作為一個典型的傳統制造業而言,電線電纜行業也在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轉型升級。這是利好的方面,但是從另外一方面講,電線電纜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,造成本土電線電纜行業競爭日益激烈,而且對于電纜企業的發展也造成極大的困擾。因此,化解過剩的產能是企業在發展之路上必然要解決的問題。
而且電線電纜行業產能過剩的市場往往是低端市場,同時也是傳統市場,更是重要市場。重要市場出現了產能過剩,不管對于哪家電纜企業都是一種阻礙,對于行業發展而言更是如此。近年來,我國中、低端電纜產能過剩,由于準入門檻低及地方政府“給錢、給地、給政策”的助推,電線電纜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萌發。發展至今,電線電纜行業已成為電工電器行業中僅次于汽車整車制造業的**大產業,年產值已突破一萬億元。隨著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減少投資,產能過剩的矛盾馬上凸顯。正常情況下,一個行業的產能利用率低于80%即可稱為過剩。而目前,電線電纜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在60%左右,產能過剩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。
**電纜供應不足,給國際電纜巨頭迅速向中國擴張鋪平了道路,意大利普睿司曼、法國耐克森、美國通用等國際電纜巨頭在國內發展迅猛,短短幾年就占據了驚人的市場。中國電纜企業亟需加速研發“拳頭”產品,在本土電纜市場上擔當“主角”。在**主要的線纜市場中,2013年中國線纜產品產值預計將占的26%,位居****,美國占11%,日本占6%。隨著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,現代化進程的持續推進,未來5年,中國還將繼續主導線纜產品力的增長。
有關統計數據顯示,雖然外資、合資電纜企業僅占國內電纜企業總量的8%左右,但是市場占有率卻不容忽視,尤其是**電纜市場,幾乎被外資、合資企業瓜分殆盡。之前,國外權威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《中國電力電纜市場報告(2014-2018)》指出,2013年-2018年,中國電力電纜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約為8.08%。本土產業巨頭遠東電纜、法國耐克森、意大利普睿司曼占據中國電力市場的主導地位。耐克森亞太區執行副總裁尼古拉?巴拉斯(NicholasBallas)表示,中國是**的能源基礎設施市場之一,目前仍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。公司將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市場地位。
“十二五”規劃中,電力、鐵路、軌道交通、能源、建筑、通信、船舶、汽車等產業依然保持較大的投資規模,中國電線電纜市場需求量將保持逐年遞增的趨勢。現今中國電力電纜市場發展進入了快車道,嚴重的產能過剩已成為電纜行業中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的根源。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化解,勢必會加劇市場惡性競爭,造成行業利潤下滑、企業職工失業、銀行不良資產增加等問題,危及產業健康發展。
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必然帶來陣痛,甚至會傷筋動骨。當前,電纜行業已經過了追求規模發展的階段,現階段**追求發展質量、效益。從全局和長遠來看,**遏制進一步加劇的矛盾,引導好投資方向,促進產業轉型升級,從“電纜大國”向“電纜強國”跨越。許多電纜巨頭并購、整合電纜企業,加強分銷渠道建設和鞏固市場地位,電纜產業的并購與整合逐漸成為發展趨勢。當前,電纜企業過度分散,已經開始促使實力稍強的電纜企業邁出并購重組的步伐。
北京電線電纜廠甚至連耐克森相關負責人都表示,不管是中國還是的電纜市場,者都非常分散。盡管耐克森集團銷售排名**,但市場份額只占7%。未來電纜行業的并購整合活動可能會增多。面對跨國強敵的圍剿,國內電纜企業要在立足國內市場同時,進一步調整結構,完善產業鏈,向**產品傾斜,打造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纜產品,來抗衡化市場競爭的沖擊,同時也為走出***做鋪墊。我們的民族電纜品牌終將成為國外友人稱頌的“洋品牌”。
國務院**發布的《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,確定了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、清理整頓建成違規產能、淘汰和退出落后產能等化解嚴重產能過剩矛盾八大具體任務。此次從源頭上淘汰產能、控制新增項目,被稱為史上*嚴厲的新舉措。反觀電線電纜行業,產能過剩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目前全行業產能過剩超過40%,并且仍有一批在建、擬建項目,電纜行業產能過剩愈演愈烈。
因此,目前來看不管對電纜行業而言,還是對電纜企業來說,化解產能過剩都是當務之急,也都是必然選擇。產能過剩問題不能擁有科學而合理的解決,對于企業發展乃至行業發展都將是一種巨大的阻礙。